小学数学知识总结:“时钟问题”的定义和常识学习及解答方法

小学数学知识总结:“时钟问题”的定义和常识学习及例题解析

一、时钟问题的定义:

时钟问题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

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二、时钟问题常识性的学习:

要解答时钟问题就要了解,熟悉时钟和分针的运动规律和特点。一个钟表一圈有60个小格,这里计算就以小格为单位。一分钟时间,分针走1个小格,时针走了\(\displaystyle \frac{1}{{60}}\times 5=\frac{1}{{12}}\)个小格,所以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displaystyle \frac{{11}}{{12}}\)个小格,以此作为后续计算的基础,对于解决类似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分针垂直或成直线的问题非常方便、快捷。

三、解答时钟问题的方法总结:

钟表上分针与时针的转动问题本质上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非常相似。行程问题中的距离相当于这里的角度,行程问题中的速度相当于这里时(分)针的转动速度。

故解决时钟问题通常按追及问题来计算,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 加微信,获取海量学习资源!
专注小初高数学教学研究20余年,拥有优质的学科资源,如有需要请联系张老师!
 
张灵谱